2. 型式试验
送样检测:
向指定实验室送样(需覆盖所有型号变体)。
检测项目包括安全、EMC(电磁兼容)、能效等。
整改(如适用):若检测不合格,需修改设计后重新送样。
3. 工厂检查
初始工厂审核:
检查生产线、质量控制流程、设备校准记录等。
重点核查关键件与申报材料的一致性。
不符合项整改:需在期限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。
4. 认证评审与发证
认证机构审核检测报告和工厂检查结果,通过后颁发CCC证书(有效期通常5年)。
5. 获证后监督
年度监督检查:每年至少一次工厂抽查,确保持续合规。
变更管理:
产品设计、关键供应商变更需重新申报。
证书信息变更(如厂址更新)需提交变更申请。
三、关键合规要点
强制性要求
未获CCC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口、销售或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,违者面临罚款、没收或刑事处罚。
标签与标识
产品本体需加贴CCC标志(尺寸、颜色需符合GB/T 5296.1标准)。
包装、说明书需包含中文信息。
供应链管理
关键零部件(如电源线、插头)需来自CCC认证供应商,或单独申请认证。
时间与成本
周期:通常3-6个月(视产品复杂度和整改情况)。
费用:检测费(数万至数十万元)+工厂审核费+年度监督费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对策
问题1:检测失败(如EMC不达标)。
对策:提前预测试(委托第三方实验室摸底测试)。
问题2:工厂检查不符合。
对策:建立内部质量手册,模拟审核。
问题3:证书过期未续期。
对策:提前3个月提交续期申请。
五、特殊情形处理
ODM/OEM模式:需明确持证方责任,同一工厂生产不同品牌可能需分别申请。
进口产品:境外工厂需通过CNCA审核(或提供CB报告转CCC)。
通过系统化准备和持续合规管理,企业可高效完成CCC认证并降低市场风险。建议咨询专业认证代理机构或律师团队,确保流程无缝衔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